合歡北上覓花花
2017的合歡
說為嘛來爬山,「因為山在那裡」是最容易搪塞的話語。其實說再多也是多餘的,來過,就會上癮了!雖然經過一天一夜的風雨摧殘,可等待終是有了回報,鋒面過後的清晨,迎來的就是雲海日出,有這、這趟就值得了。
說合歡是全世界最容易上的高山,即使不是最,之一應該是不為過吧?看這幾乎連成一線的愛山人,這還是清晨七點半而已呢。
從登山口的三千公尺爬到山頂的三千五,爬昇約五百公尺,除了前一公里的陡上,再來就是近一公里的康莊大道。上去約兩個鐘頭,下來一個鐘頭,三個小時,來回不到四公里,何難之有嘛?
話講回來,高山終是高山,沿途還是有類此有驚無險的畫面,還是有瞬息萬變的天候。
也許一早上山還是萬里無雲的大晴天,個把個鐘頭後雲霧大起,風雲變色。對身強體壯的登山人來說或許沒什麼,可對初嘗高山的、或是勉強上山的來說,就差很大了。那天下午三點,在等學弟長征時,就聽聞山上出了個狀況,有人高山症發作,即使戴了氧氣瓶,還是一步一喘的,真是下山路迢迢哪!
才清晨七點半不到,雲霧已從立霧溪口湧上源頭的塔次基里溪,更漸漸的漫上爬高了的我們。
回望南方來時路,窩了兩晚的小風口遊客中心已成下方的火柴盒了……唉,不對!怎能用火柴盒這形容詞?七、八零年後的想見到火柴盒,那可是不容易的事呢,說如打火機般或許還比較容易認同。
扯遠了,南方屹立的是合歡東峰,一座比北合歡更容易爬的高山,上去就只要個把個鐘頭。
中央山脈由畢祿山向南延伸,經北合歡到合歡山主峰,突然來個九十度的向左轉,經合歡東峰到三千六百公尺的奇萊稜線,才再向南伸展。在奇萊北峰的北方還延伸了座名列百岳的屏風山,由此形成了個封閉的袋子,袋口就是立霧溪。當太平洋上的柔風由東方吹進這袋子,卻被周遭環繞的三千公尺高山擋住。這就像是不斷被灌風的容器,很快的壓力大增,然後氣壓就變得非常不穩,於是本來早上身體還好的就出狀況了。所以合歡山雖然因交通便利,成了最容易抵達的高山,可也很容易引發高山症反應。也許早上天晴時沒事,可到下午就出現輕微頭痛的大有人在,那就是輕微的高山症反應了。
今天東方的雲霧雖被遮擋在中央山脈那端,過午都還沒漫延上來。可卻遺落了一串串的棉花,正橫亙在北方的雪山稜脈上,這下最喜歡的高山點名遊戲就沒得玩了。
左方那遙遠的山頭,是此行本來的目的─合歡西峰,高山百岳的鳥山之一。聽說從合歡西峰上看的景觀和北合歡山上是雷同的,可從小風口登山口上北合歡,來回才三個鐘頭;去合歡西卻是十個鐘頭上下的遙遠路程,還有著名的七上八下。更要命的是,回程最累時,還得往上衝三、四百公尺,才能回到北合歡山頭。唉!真是自找虐嘛。
其實啊此行本來也是想挑戰這極限,這也是受了阿輝學長的刺激,七十高齡的他在五月初耗時十二個鐘頭爬完合歡西峰單攻。想想我到七十時,還不知能否爬呢?何況今年兩度挑戰十連峰,上月底才爬過羊頭單攻,都是十個鐘頭以上的單日長程活動,想想何不趁此來這挑戰看看。奈何老天不賞臉,來個鋒面霪雨不斷。雖然週日放晴,但想想若勉強去爬,下山後還得立即趕回台北,再加上此次行前因天候關係,都沒作行前訓練,於是只好放棄這瘋狂的西峰,改只上北合歡賞花輕鬆行,看看剛開始綻放的高山杜鵑。反正山還在,等下回老天賞臉,自己也乖乖作好行前訓練後再來吧。
北合歡登山途中的回望雲霧漸籠的奇萊主山主峰
為嘛要爬山?
或許這張可以是個好理由吧?
延伸閱讀:
曾經的部落格文章:http://xuite.net/ericlth5
拍照時間地點:
2017年5月21日,台灣南投縣仁愛鄉太魯閣國家公園北合歡山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