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是………很難爬的山啦
那結山的挑戰
夏天爬山,熱烘烘的
所以
就來爬個讓你直冒冷汗的山吧
是今年八月的如意算盤,可連排了兩次,卻兩次都被颱風給迫得取消了。前幾天突然又有放單的機會,於是就再約了。可這臨時的約卻也約得二二六六的,報名的都是根本就沒想到的,等到行前一天再確認,狗然,不是點錯了,就是有狀況無法跟,到最後竟是另外報名的學姐先生陪同。學姐的先生該怎麼稱呼?為了拉近關係,就叫姐夫囉。
(天,很晴、有雲,有風、很涼)
那結山,又名「那是山」,海拔1520 M,二等三角點#1532,復興三尖老么,「難度堪比五寮尖,想接受挑戰的就來吧!」,是沒爬前的印象。爬完後呢?如果五寮尖的難度是三的話,那中部名山的鳶嘴山是七,那結山則是十吧?真是座要用「爬」的山呢。那究竟難在那?從來爬的人數就可以看出點端倪。那天連同我們總共就六個人來爬,還分成四隊,其中有一對是夫妻,另兩個人是招不到伴,成為獨行俠。若非學姐夫加入,那天的我就是第三個孤獨的登山客了。
(從角板山往東南望,那座像桃子般的就是那結啦)
l 車程久:難之一
即使是自己開車,加上登山口附近標示不明顯的叉路,從台北到登山口估算兩個鐘頭的車程並不算保守。若是以冬天五點就天黑的情況,以及自己腳程六、七個小時的計算,最晚上山的時間應該是十點(以登山口起算)。否則就要摸黑了。那天本是約七點鐘集合出發的,不意學姐夫選錯交通工具,等到會合出發時,已經晚了一個鐘頭了。再在登山口附近小迷了下路,從登山口出發時已經是十點十分了。
(過了這水源取水口約十來分鐘,就是峭壁攀升不斷直到臨上山頂)
l 路程長:難之二
由於山區道路的改善,一日行程的郊山活動通常就只爬個三、四個鐘頭以下。這山看看山友的記錄,再評估自己的能耐,初步算應該是六到八個小時的腳程。好在的是,那些本來就報名的都沒來,只有兩人的隊伍走起來比較快,休息時間就是午餐二十分鐘,以及登頂拍照十分鐘。這樣還足足走了六個小時,剛好趕在天黑前的四點五十分回到登山口。
(遠方的雲海下方,就是大台北了。同學說沒雲的話,可以看到101呢)
l 假山頭不斷:難之三
爬山人不怕爬高,怕的是明明都要登頂了,卻又來個下坡。看記錄說在山頂右側有個小山頭,當好不容易爬到了之後,想說再爬上眼前這段陡坡就會登頂了。結果令人崩潰的是,爬了一個又一個、不斷上上下下的假山頭,總共過了四、五個,才終於盼到了最後一個。然後,就登頂了,口裏蹦出來的是「幹!總算……」呵!什麼登山修養?不滿的情緒都出來了。
(登山口的山頂近照,隱在樹林間的盡是岩石峭壁)
l 斷崖峭壁:難之四
有多年爬山經驗的我,五寮尖就那片大峭壁爬起來累了些。鳶嘴山嘛,就是可以享受那爬岩(初級徒手攀登)的樂趣。險是有,對我來說卻沒什麼可驚的,爬多了嘛。
(第一個峭壁,算是最簡單的了)
那結,讓我再次的感受到害怕,尤其是在山頂剛下來的那段。走在前面的我,望不到下方踏腳點、一時懸在上方下不來的滋味,好久沒嚐到了。尤其是越近山頂越是驚險,而且有幾段是旁人根本就幫不上忙、也確保不了的,真有大難來時各自飛的感覺。這山啊,真不是適合菜鳥爬的,若是隊伍裏頭有那經驗較少、膽子較小的,那行程恐怕得再加上三、四個鐘頭。這大概也是為什麼一個好天氣的假日,卻只有六個人來爬的原因吧。
(從山頭左側小山頭望山頂,以為快到了,誰知還有四、五個假山頭呢)
l 苦盡甘來:難之無
難若是要勉強湊個五(過五關嗎?),應是那山友特別警告的螞蝗並未出現 (大概是冬天氣溫降了) ,以及沒下雨吧。這山啊若是碰到下雨,或是先前下過大雨,奉勸就是「山還在,改天吧!」
(迎向藍天,就是登頂了)
由於出發時間晚,一度以為登頂無望了。好在就只有兩個人,行進速度還可以,以及學姐夫手長腳長,在攀岩時佔了許多優勢,總算在預定最後回頭的下午兩點前登頂了。雖然登頂時間已晚,但老天總算悲憫我們的辛苦,給了個展望良好的美景,讓我們有了不虛此行的感覺,還看到了雲海、雲瀑等中級山難得一見的景象。雖然只是二等三角點,但周遭視野非常好,石門水庫上游角板山就不用說了,西方可看到桃園市區,北方三峽土城也可見到,再遠的大台北則因雲層遮掩,否則應該也是看得到。東方則是看到巴陵,西南方被樹叢擋住,不然中壢應該也看得到吧?
(雲海)
至於山頭嘛,更不用說了,北橫以北的山頭若非躲在雲瀑裏,否則應該是可以來個大點名吧?南方見到李棟山。至於東西方,因山頭在東西向的稜線上,除了相鄰的外鳥嘴山及1314峰,其它就給擋住了。展望這麼好的山頭,為何只是二等三角點?一個一等三角點的展望應該是四面皆可看到的,或許這就是原因之一吧?此外,若是附近已有一等三角點,那即使展望再怎麼好,也只有降格了。畢竟三角點的功能就是為了測量的基準點用的,能達到測量的目的、夠用就好了,並不是達到標準就要設的啊。
(雲瀑)
l 歸來有感
今天爬山的四組人裏,以那對中年夫妻的速度最快,09:40才開始爬,近十二點就已在回程過半的路上了,估算其腳程不超過四小時。第二名是09:00開始爬,一個人速度快,大概四個多小時吧?另一個從高雄來的山友從八點就開始爬,腳程和我們差不多,都六個多小時吧。以我這年過六十、平常又沒鍛練來說,能這麼爬算是不錯了。
(角板山遠眺,可見下方的溪口吊橋)
這山會不會再去?對剛下山的山友來說,多半是「瘋了、頭角壞了,才會再來」。但過沒多久,頭角肯定是壞了,就又出現了。呵!不過再來的話,應該是少數幾個不會單獨來爬的山吧?還有啊,絕對是要經過慎選隊友能耐的一座山,不然啊耽誤下山時間事小,萬一不小心摔下來,代治就大條了。
l 詳細行程時間:
08:00 台北出發
10:00 到登山口,著裝(換登山鞋、綁護膝、打綁腿,整理背包)
10:10 出發。
10:48 水源取水口,這是山下部落住家的水源,勿污染了。
10:57 路左邊有片空地。
11:20 第一個小峭壁出現,此後接連幾段小峭壁,難度不高。
12:10 鞍部四叉路口,休息午餐,二十分鐘後出發。
12:30 出發,四分鐘後到另一個小鞍部,此鞍部並無叉路。
13:00 那結山旁的小山頭,可遠眺角板山及山下吊橋。
過此之後,就是一個又一個假山頭,還一段段的升高,並且幾乎都是懸崖峭壁,而且越高的越難爬。
13:24 紅色路標,標示再15分鐘就到了。這不知是誰的腳程啊?
13:50 大喊一聲「幹!」,總算到了,剛好是最後預計回頭的時限。拍照小休十分鐘。
14:08 開始下山,到鞍部前這段下降的速度並沒比爬上來快多少,尤其是接近山頭的地方,我說的差點找不到下面踏腳點的地方就是在這。
15:10 鞍部叉路口,因某人去辦人生大事,擔擱了幾分鐘。
15:22 繼續往下走,雖然斷崖峭壁變少也變簡單了,但危機仍在。
由於下降時的速度較快,得注意別給盤根錯雜的樹根給卡到。跌倒事小,萬一扭到腳就大事不妙了,會變成不出人命的山難。
16:12 路旁空地。
16:18 水源取水口
16:50 回到登山口
扣除大休息,總計爬了六個小時,上山花了三小時二十分,下山花了兩小時二十分。下山比較快是因為幾乎都沒休息。
參考網站:
http://gohiking.myweb.hinet.net/h5/TYNnajieh.htm
http://blog.yam.com/edjimy/article/27608773
延伸閱讀:
曾經的部落格文章:http://xuite.net/ericlth5
拍照時間地點:
2016年12月3日,台灣桃園市復興區嘎色鬧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