散散登山行
油羅山記
我不是個保有運動習慣的人,自八月20日從志佳陽連操十四個鐘頭後,這一個月來就九月初去爬趟桃園白石山外,就沒再爬什麼山了,連平常練腳力的南港拇指山也都沒去爬了。更慘的是上週六在外澳逐日出時來個馬失前蹄,在越過條才一米寬的小溪流時,竟然把膝蓋給撞傷了。傷是不會要命,只是皮破血流而已。可就是傷在膝蓋關節處,一個傷口最難癒合的部位。為此整個禮拜右腳幾乎都不敢彎曲,上樓梯是一階一階慢慢爬,下樓梯幾乎是邊走邊跳,還得「單腳騎腳踏車」的功夫。年紀可也有些了,體力已不像年輕時一樣,隨時可以是說走就走了,就在這狀況下,跟著社團學弟妹們來爬據說需要五個鐘頭的油羅山了。
油羅山,海拔 1764 公尺,位於新竹五峰鄉羅山林道北線,起登即為陡坡直上,路跡明顯,山頂有顆二等三角點 N.1555 和一顆森林三角點。中級山路線,建議國小以上、上下山預計五小時。登山路線3.7K 上升664m + 林道2.4K。
陰錯陽差,學妹跑錯捷運站,慢了十來分鐘。上了高速公路又碰到假日出遊車潮,又慢了些。車上司機和乘客聊天,竟錯過了該下去的竹林交流道,只好開到寶山再回頭了。這一連串緣故,等來到登山口時,已經是十點了。按社團以聯誼為要的慣例,再來個自我嬉笑介紹,真正開始爬山時,已經是十點半了,大概是今天最晚上山的隊伍了。
山,有些人是趕,拼命的趕著上山,又拼命的趕著下山,除了記錄,什麼都沒。也可以細細品味、慢慢爬………呵!其實是走不動,邊走邊靠邊喘啦!不過這一喘,驥動的腳步才會緩下來,腳步是歇息了,眼睛卻開始忙了,忙著看看這、看看那的。
終於,趕上同行的了,這就是今天的野餐地方了。山頂就在百來公尺外,那就等會兒再去了。山上的野餐,說來就是分享,大家把辛苦揹上來的食物儘可能的掏出來、交換著。推銷不出去的就自個兒再揹下山、揹回家囉。
紅衣是從德國來學中文的十七歲男孩,寄宿在學弟家裏,成熟度堪比二十來歲的台灣學生。麵包是他做的,學弟說看他做麵包的過程,就如同德製產品,講究精準衡量,做出來的不輸台灣的名店。切成片、抹上奶油,再加片牛肉乾,就是他說的德式標準野外午餐,簡單!
隊伍開始下山了,我也朝著剛還沒去的山頭前進。才走沒幾步,就瞧見遠遠的林中基石。
三角點,名稱的由來不是因為形狀,而是因為它是作為三角測量的基點。知道什麼是三角測量嗎?呵!就是以前高中數學裏所學的SIN、COSIN啦,當年辛苦學了好久,就是不知要幹嘛用的,測量用的啦。
森林三角點,印象中是頭一回拍它。台灣山頭上的三角點多為日據時期日本人所立,可見其當年確是精心開發台灣。森林三角點應是台灣光復後設的,不解的是,幹麻在已有基點旁再來個基點?十足的本位主義嘛。
這山適合怕太陽曬的人來爬,幾乎全程都曬不到太陽。凡事有利就有弊,缺點就是沒展望,從密集的杉林縫隙中根本就看不到什麼遠景。這張是今天拍的唯一山景,好不容易在山頂找到縫隙,拍到南邊的遠山。至於是霞山或是麥巴來山?由於今天上山晚了,雲霧早已上飄,已無從辨識了。
登山小常識:路是怎麼找的?
l 學妹沒跟上前行的腳步,當走到黃衣者後的枯木右側,因為剛好地勢較低,一時找不到該往那裡走。
l 其實當走到我拍照的位子時,居高臨下就可清楚看到左方樹枝上綁著的塑膠路條,從而得知接下來的山徑走向。
爬山雖累,但絕不是埋頭認真的爬。時不時的要看看遠處山徑的走向,尤其是有前行著時。一味的埋頭前行,很容易在該轉彎時沒轉,然後呢?就迷路了。再然後呢?就是山難了。
行程記錄(約略):
10:30 第一登山口出發
13:00 第一、第二登山口叉路口,距山頂約一、兩分鐘路程,午休
14:00 下山,先往山頂三角點
14:13 從山頂循原路開始下山
17:00 下到第一登山口
說明:
l 上山扣除拍照時間,應該是約兩個鐘頭行程。
l 下山因隊伍中有位國小女生,山徑陡峭不太敢下,估計健腳者約一個半小時可以下。
l 羅山林道末段路幅狹窄,中巴會有問題,九人座則沒問題。
l 從竹東到第一登山口,應估計約一個小時的車程。若從台北出發,則要再加約 70分鐘車程。假日國三南下若太晚出發,會塞車。
l 全程均在柳杉林中,幾乎都曬不到陽光。
參考網站:
http://cjyyou.pixnet.net/blog/post/440328064
延伸閱讀:
曾經的部落格文章:http://xuite.net/ericlth5
拍照時間地點:
2017年9月23日,台灣新竹縣五峰鄉油羅山區
留言列表